誤區(qū)1:夸大喂藥的事:
給孩子喂藥時,,往往是兩三位家長齊上陣,,摁住孩子,,制造了很緊張的氣氛,,嚇得寶寶極力反抗,,喂藥自然難以完成,。家長要將給孩子喂藥當做平常事來做。
誤區(qū)2:捏鼻子灌藥:
為了讓孩子吃藥,,有些家長會捏住孩子鼻子,,讓他張開嘴灌入藥物。但往往事與愿違,,藥即使灌進去了,也會因為孩子哭鬧,,過一會又吐出來了,。捏著鼻子強灌,還可能嗆到氣管里,,引起嚴重后果,。
誤區(qū)3:打罵、恐嚇孩子吃藥:
不要把不吃藥跟懲罰聯系在一起,,否則孩子會更加抗拒吃藥,。
誤區(qū)4:把藥混在奶里喂:
兩者混合在一起,可能會出現凝結現象,,降低藥物的療效,。還會因為味道改變,影響孩子的食欲,。而且,,如果孩子一次吃不完,會導致藥量不夠,。所以,,藥物最好單獨吃。
誤區(qū)5:欺騙孩子:
有些家長為了哄孩子吃藥,,告訴孩子藥是甜的,,被孩子識別出味道后,下次就拒絕吃了,。所以,,要給孩子講道理,,告訴他真實的味道——有一點點苦,這樣孩子就有了心理準備,。還有些家長告訴孩子這是“糖”,,貪吃的孩子會自己偷偷拿藥吃,造成危險,。
誤區(qū)6:給“可以不吃”的選擇:
即使是能夠吃藥的孩子,,也不會愿意吃藥,所以,,家長在跟孩子討論吃藥的問題時,,不能說,“你現在吃藥好嗎,?”估計所有的孩子都會回答“不好”,。應該問“你是跟糖一起吃藥,還是跟水一起吃藥”,,孩子會選擇他喜歡的一種方式,,但都是把藥吃下去。
參考文獻:
[1]張琳琪.實用兒科護理學.第1版.北京: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,,2018
[2]王衛(wèi)平.兒科學.第9版.北京: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,,2018.
修訂時間:2022.04
修訂人:葉娟
審核人:蔣麗瓊